公司動態(tài)
氫氧化鎂作為一種常見無機物,在食品工業(yè),排煙脫硫,水處理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。特殊晶形的氫氧化鎂是一種比有機阻燃劑及ATH更優(yōu)越的21世紀新型無機填充型阻燃劑,然而氫氧化鎂顆粒的細小以及其表面正電性容易凝聚成團 ,且均一性、分散性差,與材料不易相溶,對其填充利用有很大限制。
為了改善氫氧化鎂的應用性能,常使用表面改性劑,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包覆于晶體表面,產(chǎn)生新的物理、化學性能,從而改善晶體的分散性和均勻性,增強和有機高聚物的相溶性等;另外水熱處理方法由于水粘度的下降有利于物質的擴散,使許多在常溫下不能進行的反應得以在水熱條件下進行, 它已被廣泛用于許多領域 ,形成一種新的研究熱點, 單晶生長、催化劑的制備及改性等。
相關科研工作者研究采用硬脂酸鈉鹽皂化液為介質,通過共沉淀合成硬脂酸鎂和氫氧化鎂復合物,并對產(chǎn)品進行水熱處理,通過 SEM、TG-DTA、XRD等分析,來探討非水熱和水熱處理下有機質對氫氧化鎂晶體的晶粒度、微觀畸變、 晶形結構等方面的影響。得出以下結論:
從X射線衍射譜圖和XRD計算結果看,非水熱下得到的有機質復合氫氧化鎂,與*氫氧化鎂相比,晶體粒徑減小,微觀畸變增大,晶面間距變小,而且隨有機質含量的增加,其變化明顯。TG-DTA曲線表明,分解溫度比*氫氧化鎂減小14~68℃,失重率逐漸增大,經(jīng)水熱處理后,有機質復合氫氧化鎂晶體變規(guī)整,晶粒增大、畸變率減小,聚集體大小均勻,其分解溫度相應提高5~20℃,晶體平均粒徑增加31.3~69.1nm。
- 上一個:淺談納米氫氧化鎂阻燃劑的應用展望
- 下一個:添加劑對超細氫氧化鋁粉體形貌影響